10月2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121)在线发表了题为“Early prediction of disease progression in COVID-19 pneumonia patients with chest CT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的临床决策论文。论文自发表,预印本引用次数已达19次。项目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王维、容鹏飞教授团队牵头,湖南省内多家市级三甲医院共同参与完成,放射科在读研究生冯智超为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为第一单位。该研究利用CT影像数据和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级,重点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CT影像对预测疾病进展的作用,并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入院时机。该研究结果说服了欧美的审稿学者,对有进展风险的患者进行CT扫描的中国规范,可以早期预测病程进展方向,并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对于改善COVID-19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价值。
至今,国内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攻坚战”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疫情在全世界范围仍处于蔓延状态,目前全球确诊人数达三千多万人,尽管大多数COVID-19患者的临床病程较轻,但有少部分患者病情会迅速恶化,发展为伴有或不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疾病。2020年9月初,针对老年人新冠肺炎容易转为重症的临床现象,该团队已在老年医学领域权威期刊《Aging and Disease》发表题为“C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and Prolonged Viral Shedding in COVID-19 Patients: A Multicenter Study”的临床研究封面论文。研究将湖南省内多家指定救治医院的临床及影像数据总结归纳,发现高龄、未采用ACEI / ARB治疗的高血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进展为严重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还表明男性、未早期接受克力芝抗病毒治疗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病毒脱落时间延长相关。论文旨在阐明部分治疗方法和临床因素对病情进展和结局的影响,对新冠治疗中正确的临床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全球没有针对重症患者的特异性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和新冠疫苗的研究也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面对全球疫情形势如此严峻,放射科王维教授牵头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湖南省放射学专家共识》与《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结合湖南新冠抗疫经验,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连续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原创性临床决策型研究论文,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影像预测疾病进展,到临床因素和治疗方案对疾病进展和结局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后续针对新冠疫情,融合医生经验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更快速、更精准的临床决策研究还在进行中,目前的研究成果已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力量。
文章链接: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高血压团队参与2020年全国高血压...
[下一篇] 医院信息系统新增双向转诊模块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3546 总访问人数:41796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