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由医院心内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参与,这标志着湘雅三医院能够正式开展这项国际上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尖端技术。
78岁的姚奶奶因反复胸闷、胸痛一年余,加重3天入院,经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冠脉CTA等检查,最终确诊为“退行性瓣膜病重度主动脉狭窄”。经评估,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主动脉瓣置换。然而,由于姚奶奶年龄大,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常规外科换瓣手术风险极高,而且其本人也十分恐惧开胸手术。因此,我院心内科TAVR团队通过细致评估病情,反复与家属沟通,最终决定尊重姚奶奶意愿,为其实施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TAVR手术。
术前,心内科TAVR团队在反复论证手术的可行性后,向院委会及医务部提出了手术申请,并获得同意。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务科组织了心内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从诊疗方案到解剖结构、手术入路、手术风险、并发症的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为确保手术安全,术前将每一个细节及可能发生的风险都做好了应急预案。术中,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的指导下,经股动脉穿刺,心内科TAVR团队顺利通过介入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来代替原来有病变的主动脉瓣工作。术前患者主动脉跨瓣压差高达60mmHg,术后立即降为0。经食道超声检查确认瓣膜扩张良好,无瓣周返流。患者术后很快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安返CCU。
主动脉狭窄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轻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无症状,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临床表现,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开胸行瓣膜置换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手术风险高、创伤大等缺点。而且,研究显示,30%~50%的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和/或存在严重合并症无法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主要是经股动脉穿刺,通过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来代替原来有病变的主动脉瓣。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已相当成熟,目前全球超过10000家医院成功开展TAVR手术,完成TAVR手术例数大于350000例。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内科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心血管介入微创治疗开启了新时代,这将为我省及周边地区的主动脉狭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 乳甲外科紧急救助突发癫痫的患者家属...
[下一篇] 心胸外科成功处理一例由鱼刺引起食管异物“...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18117 总访问人数:40141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