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肝胆胰外II科主办的“肝胆胰疾病诊疗巡讲”在怀化举行。此次巡讲汇聚了来自湖南医药学院总院、湖南医药学院第一医院、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怀化市肿瘤医院等多家区域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肝胆胰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次大会由湘雅三医院余枭教授、聂晚频教授,湖南医药学院总院张凌峰教授、田绍东教授共同担任主席。
余枭教授以《胰腺肿瘤微创机器人/腔镜手术治疗进展》为主题,深度解析了团队在高难度胰腺手术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突破性成果。他介绍,依托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与高清腔镜设备,团队已形成成熟的微创治疗体系,可常规开展各类复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通过技术创新与流程优化,在确保肿瘤根治效果的前提下,成功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大幅提升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作为肝胆胰外科手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涉及多脏器切除与复杂消化道重建,对手术技术要求极高,手术风险极大。湘雅三医院肝胆胰外II科自2019年以来,持续深耕微创技术创新,凭借精湛的手术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该领域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彰显了科室卓越的诊疗实力。此外,余枭教授还着重阐述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处理胰周复杂血管时的显著优势。该技术凭借高清3D成像系统、灵活稳定的机械臂及智能操控平台,能够实现对血管的精准识别与分离,在复杂血管重建等关键环节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操作效率,为胰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孙吉春教授带来题为《胆管中下段肿瘤的诊疗体会》的专题报告,围绕术前影像评估、胆道引流路径设计、切除边界判断及术式个体化决策等关键环节,全面介绍了团队在胆道恶性肿瘤诊治方面的最新临床实践与思考。他提出“精准定位、分型治疗、微创优先、全程管理”的综合理念,强调多学科协作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中的重要作用。孙教授指出,胆管中下段肿瘤手术常需联合胰腺、胆道及消化道重建,手术复杂度高、技术要求严苛,尤其在肿瘤侵犯胰腺实质或邻近血管时,术中处理尤为关键。他还展示了团队如何通过术前三维重建、术中精细操作与术后多学科管理,实现安全、精准、微创的治疗效果。该报告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认为孙教授的治疗策略兼具前沿性与临床实效,为胆道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利参考。
李志强博士通过《LPD-胰腺钩突切除(动脉入路)手术复盘》一题,深入剖析了动脉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中的应用价值,强调其在减少术中出血、优化切除策略方面的重要作用。朱红伟博士则围绕《重症胰腺炎坏死合并感染干预和选择的思考——小切口的应用价值》展开分享,提出在特定病情下小切口干预技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减轻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黄珲博士围绕《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实践与思考》作专题汇报,介绍了一例成功完成92岁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案例。该病例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管理均严格把控,最终患者顺利出院。他指出,随着技术进步与管理经验的积累,高龄已不再是该手术的禁区,只要实施个体化手术策略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高龄患者同样可以获得良好预后。刘云飞博士则以《海扶刀联合化疗在中晚期胰腺癌的应用经验》为题,介绍了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探索性实践。他表示,该技术在缓解疼痛、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展现出积极前景,为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肝胆胰外II科一直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区域医疗协作、引领学术发展。此次巡讲活动紧扣临床一线热点问题,内容丰富、观点前沿,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与会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从微创技术应用、高龄患者手术策略、复杂病例应对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分享,推动前沿理念与临床操作的有效融合。不仅加深了湘雅三医院肝胆胰外II科与怀化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展示了湘雅三医院在高难度手术、微创治疗及老年患者手术管理方面的领先实力。未来,科室将继续拓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助力区域诊疗水平提升,为“健康湖南”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临床营养科开办第五届磁导航及可视化鼻空肠...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78188 总访问人数:40365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