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到医院看病分类,人们总容易想起“内外妇儿”,内科居首,疾病常见多发,而消化内科是内科学中的重要一支。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五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消化内科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带领这一学科服务广大病友的,正是本文的主人公——消化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晓艳教授。
对待病人,她无微不至,臻于至善;对待事业,她孜孜不倦,乐于追求;对待荣誉,她淡薄坦率,安然虔诚。她温柔的话语总能安抚病人的情绪,她精湛的医术总能为患者除去病痛,她真诚的态度总给人信心和力量。她以柔弱的双肩,担起一个学科的坚挺,她以共产党人的信念,书写一名医者的仁心。
情系患者,一片丹心济苍生
她总是热忱对待每一位病人,语调轻柔,富于耐心。一些患者看完病后说:“跟王教授聊几句天,心里踏实多啦!”她以高质量的医疗技术不断解决患者的病痛,临危关头,胆大细心,该出手时就出手,用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有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因腹胀、气促半月被诊断为“胰腺巨大假性囊肿”,慕名来找她看病。患者有明显的腹部及肺部压迫症状,不能平卧,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巨大囊肿约20cm,住院保守治疗期间患者压迫症状继续加重,王教授决定尽快为她实施我省首例胰腺假性金属支架引流术,术前王教授作了充分准备,做好了各种应急预案。在手术室患者插管全麻后,王教授采用超声内镜引导穿刺巨大囊肿后,置入导丝,切开到切开胃壁及囊壁后,置入金属支架,随着术中褐色囊液喷涌而出,患者上腹部膨隆明显消失,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个月后患者的囊肿消失,患者反复感谢“湘雅三医院的内镜微创技术救了我一命”。
另一名老年男性患者,因咳嗽、气促、吞咽梗阻1年感就诊,入院前多次在其他大医院被诊断为“肺癌”,辗转近1年,无法改善症状,思想压力非常大,转而慕名求治湘雅三医院。王教授反复仔细询问病史后,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并非肺部肿瘤,而是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所致的反流引起肺部感染。遂为该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重度贲门失弛缓内镜下肌切开术”。术后5天,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出院,2周复查胸片肺部病灶消失,患者敬重地说到“湘雅三医院的内镜技术名不虚传”,并感激地给消化内科送来了“独领百年湘雅风流”的匾额。
消化科的内镜技术精益求精,服务患者从新生儿到鲐背之年的患者。记得有一名低体重的早产试管婴儿,5月龄体重仅10斤,喂食后反呛、致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窒息,需呼吸机维持生命征,几次尝试患儿不能脱离呼吸机,PICU专科医生担心他有“食管气管瘘”而无法喂食,患儿营养越来越差,生命危在旦夕,实施内镜及造影检查难度及风险均很大,遂请王教授会诊明确诊治。王教授急病人所急,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在短时间内借来超细胃镜,加班为该患儿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过程顺利,排除了“食管气管瘘”,患儿采用了正确的喂养方式,最终得救了。
如此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这也是王晓艳教授不懈追求、创新的源动力,她常说“医生不只是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情系学科,一腔热血铸忠诚
王晓艳博士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师从全国医德标兵、湘雅名医沈守荣教授。多年来她跟随恩师,一步一个脚印将消化内科做大做强。她热爱湘雅,更钟爱自己所在的学科,渴望继承前辈的衣钵,增强学科的实力。
担纲科室主任后,她带领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神经节阻滞、胆胰管及囊肿支架引流等介入技术,并开展了经脐内镜探查术、内镜下NBI早癌诊断技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内镜下隧道技术(包括POEM 及STER技术)。
为了进一步将学科做强,王主任在国内较早开展粪菌移植、白细胞洗脱技术,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其中1例患者在粪菌移植后,肛周瘘管愈合,体重增加15公斤,还生育了一个健康宝宝。该技术被人民网、潇湘晨报等8家媒体报道,相关研究在“美国消化疾病周”“全国消化内镜大会”上专题交流,扩大了学科影响力。
她团结科室同仁一道,建立了“胆胰的内镜介入诊治平台”、“消化道早癌诊治平台”、“炎症性肠病综合诊治平台”;在湖南省举办了“首届ESD技术“手把手”培训班”及“首届NOTES技术研讨班”,并多次举办“消化道早癌诊治培训班”,形成了“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内镜介入治疗”及“消化道肿瘤”的亚专科方向。目前,消化内科不仅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还是“国家卫计委内镜培训基地”、“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之一”“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情系使命,一生无悔永前行
“医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当患者感谢王晓艳主任的时候,她总是觉得:“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神圣的使命,病人的康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病人的满意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她视病人如亲友,视学生如子女,却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家人。2009年,远在山西的老父亲因心血管疾病并发房颤下了病危通知书。作为女儿,她何尝不想立刻飞到父母身边,给他们安慰、照顾;作为医生,她多么希望能亲自参与治疗,为老人家解除痛苦。可当时正值病房工作繁忙,危重病人多,母亲知道她工作任务重,反而安慰她,要她专心工作。直到后来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生活,她歉疚的心才稍感安慰。
人生有所选择,也会有所取舍。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奉献,她执着地追求钟爱的事业,无怨无悔。
她不仅忙于临床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曾获中南大学“教学优秀质量奖”、“陈新民教师奖”等荣誉,并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中南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她说:“学生的成长比任何奖励都重要。我的老师培养了我,现在我也开始培养我的学生,让这份事业薪火相传。”
这就是王晓艳,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书写着不平凡。湖北85岁的患者叶某为表达感激之情,提笔写下《白衣颂》:
晓谕医千万,
艳阳湘雅天,
仁心挥妙手,
盛赞王如仙。
王晓艳简介:
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湖南省“225” 工程人才,中南大学“531” 工程人才。主要从事消化内镜微创介入诊治技术、炎症性肠病及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胰腺疾病超声内镜诊治技术、ESD、EFR、STER、POEM。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及教学奖4项,获国家专利5项。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作中心专家组成员,泛亚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协作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炎症与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上一篇] 我院营养科成功组织两岸营养学科交流会...
[下一篇] 我院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医院再续对口帮扶协...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1029 总访问人数:4055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