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第四届湖南省医患沟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 作者:禹小燕 王清燕 刘新春 时间:2022-12-13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022年12月9日,第四届湖南省医患沟通学术年会在线上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医患沟通专业委员会(挂靠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办,主题为“医患沟通模式构建和技能评价——中国方案初探”。会议邀请多位知名医患沟通专家、医院管理专家以及资深临床专业人士做主题演讲,共同探讨适合中国文化和国情的医患沟通模式、培训策略以及评价方法。会议吸引众多来自省内外医学专业人士及医患沟通爱好者,共计5000余人次观看线上直播。

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医患沟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刘新春副教授致开场辞并汇报专委会工作情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人本成为必然趋势,在我国临床医疗层面、医学教育层面及社会层面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的背景下,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医患沟通专业委员会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团体,凝聚着一批执着的学术人,默默无闻地在医患沟通领域耕耘、探索,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患和谐贡献专业力量。

南京医科大学医患沟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锦帆教授探讨了《价值观和文化对医患沟通模式形成的影响》,总结我国医学人文价值观视域包括和谐、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医患双方文化及特征的对比阐述,鼓励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率先表达善意,包括适宜患者身心和经济的医疗方案、体现医护共情和关怀的医学照护、基于医护诚信和尊重的医患沟通、恪守社会伦理与法规的医言医行四大方面。

刘新春向大会报告了《“五习惯”医患沟通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的研究成果及教学推广现状。该模式包括“尊重示善,融洽关系”“采集信息,引导观点”“表达共情,建立信任”“风险告知,知情同意”“提供诊断,协商决策”五个维度,共15项沟通技能,同时研制配套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该模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循证医学》、《中国全科医学》等期刊。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文兰主任介绍了《住院医师“四情境”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的构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唐秋萍教授、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任小红教授分别做《医学生医患沟通共情技能的教学体会》、《护患沟通:从技巧到能力的提升》的医患沟通教学实践分享;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天生教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刘沼清主任分别做《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体现》、《有效沟通、开创未来》的临床实践分享。各位专家立足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从医患沟通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住院医师教育以及医学生教育诸多方面中的应用,阐释医务人员需将医学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心”与“术”相结合,以病人利益为落脚点,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才能真正做好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务部主任欧阳洋,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脑科医院成人精神科主任李新纯,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儿童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邱瑜,副主任委员、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业务副院长王季青,常任委员、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余波副主任医师参与环节主持。

专委会秘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雨东博士就疫情管控逐步有序放开的背景,提示医务人员需努力提高沟通水平以应对变化的工作形势。他说,本次医患沟通学术年会议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征程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学术盛会。与会专家通过探讨优化策略、交流研究成果、分享教学及实践经验,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患和谐,进一步完善我国医患沟通模式构建和技能评价体系,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2556 总访问人数:403442047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